外语部(日俄) 滕州实验高中

联系我们
外语部(日俄) 滕州实验高中
电话:0632-5650066;5080032
邮箱:sygzryb@foxmail.com
地址:滕州市学院东路339号(实验高中五楼)

杨咏梅:家长为什么总是输给手机

【教学方法】2024/7/13作者 / staffwwx156

手机本是帮助孩子打开广阔世界的工具,但现在好像成了孩子娱乐的单选项。对此,家长应当如何应对?

几乎每个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担忧:我们家孩子特别爱玩手机怎么办?我们家孩子已经有网瘾了怎么办?

手机本来是帮助孩子打开外面更广大世界,但是现在好像成了孩子的精神安慰、孤独时的避难所、娱乐的单选项,这是特别可怕的。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过几次关于中小学生网络游戏的调查,有几个数据我觉得值得关注。86.5%的中国中小学生拥有多种电子产品,68.1%拥有智能手机,79.2%接触网络,45.2%开始接触网络的时间是7—9岁。

调查当中孩子们对网络游戏是很正向的认可,他们说自己要减压,要在这里交朋友,在游戏里很快乐,而家长们的反应就不太一样。

但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角度,那些对网络游戏不那么反感的家长,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跟孩子形成强烈对抗的家长,他们的孩子们反倒不太容易沉迷进去。所以关键不在于网络游戏对孩子有多大的吸引力,而在于家长的认知和行为可能存在误区,需要进行调整。


家长为什么总是输给手机?

1. 认知有误

家长们普遍有一个奇怪的心态——孩子去打篮球时挺高兴的,玩40分钟手机家长就开始抓狂。因为我们会把“玩手机”污名化,认为认为这件事本身就是不对的,这就使得孩子在这件事情上容易跟家长形成对抗。

所以我们不妨先放平心态,明确休闲娱乐、玩耍本就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在童年没有给足孩子玩耍的时间和机会,那上了中学、大学,孩子都会报复性地玩回来。所以玩手机也好,玩游戏也好,不是洪水猛兽。

但是我们家长还是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其一,孩子玩耍是权利还是福利?我们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学习好、听话,就把玩耍当作是对孩子的奖励,这是很危险的。

其二,电子产品对孩子来说是了解世界的工具,抑或只是玩具?孩子如果只会拿它来玩游戏、刷视频,那我们家长的网络媒体素养要提高,家长要学会教孩子把其他的功能使用起来。

其三,孩子从游戏当中获得的快乐,是各种快乐之一,还是唯一?如果一个孩子学习不怎么好,不爱运动,不爱阅读,没什么朋友,在班级里也没什么“江湖地位”。那他就只有躲到手机里面去寻找他的价值,寻找他的快乐,这种情况他的手机就很难放下来了。


2. 监管无法

在把电子产品给孩子之前,一家长定要先把规矩立好:使用权属于孩子,所有权属于父母。我们还要规定怎么用、用多长时间,如果违规怎么样惩罚。如果不提前把规矩说好,等孩子玩嗨了再去抢回来,就非常危险。

在青春期,特别在孩子玩手机特别沉醉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能去抢手机。我们看过很多这样的悲剧,家长抢了手机扔到窗外,那下一个自由落体的就是孩子。


3. 反向用力

家长管理手机的用力方向很重要。我们不能用“拉”的方式,好像是和手机游戏的制造者拔河,想把孩子从手机游戏里拉出来,这样您一定会输。

所以我们要反着用劲,即在真实生活中,让孩子获得更多、更真实、更好玩、更有价值的感觉和收获,让手机游戏这头“大白象”不要充满孩子的整个房间,把它慢慢往外推,直到推到角落里去。

如果孩子学习还不错,身体很好,喜欢运动,爱阅读,也有朋友,家务劳动上也经常得到夸奖,那么他玩手机游戏,家长就不用特别紧张,因为这种孩子是不容易沉迷其中的。


4. 正本固元

回归到中医的理念上——一个人总是生病感冒,是因为免疫力低下,所以我们要把身体养好,元气补足。同理,沉迷手机这个问题看似跟手机游戏相关,究其根本问题是出在生活本身。

我找到一份国际儿童游戏权协会列的孩子玩耍清单,他们认为孩子10岁以前应该把这32件事都给做了,这个孩子童年才是幸福的。大家也不妨给自己打打分,如果你的孩子在10岁以前能把这些事都做了,那孩子的玩耍满足感就是够的,他就不太可能就掉到虚拟网络的吸引中去。


以上这些看似没有意义的玩耍,能给孩子们带来很多好处。因为玩耍能力是评判孩子心智健康的主要标准之一,同时充分的玩耍也是孩子童年成长的维生素,必不可缺。所以特别是学龄前、小学段,家长不要把玩耍看作是和学习背道而驰,而是看作学习的一个重要支持。



子容易沉迷网络?

在真实生活当中低成就、低价值、缺乏成功体验的孩子往往容易沉迷网络。如果我们仅仅把评判孩子乖不乖、好不好、优秀不优秀的标准绑定在学习成绩上,那势必有一部分孩子会有低成就感。

所以请家长多去关注孩子学习成绩之外的特质。比如说他会不会交朋友?他在班里面有没有江湖地位?孩子一旦进入幼儿园,他就进入了“小江湖”,必须有自己的个性和实力,要有小伙伴一提到他就觉得与众不同的特点


如果孩子一直只在家长所追求的学习赛道上奔跑,而学习带给他的总是一次又一次不舒服的体验,那他就会慢慢地变得低自尊,越来越焦虑,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自我封闭。而网络这个虚拟空间刚好就给了他现实生活当中得不到的——因为在游戏中,只要稍微取得一点成功就会“撒花”奖励,这大大满足了孩子们的自尊心。所以很多孩子可能现实中瘦小、懦弱、卑微、没有朋友、老师不待见,但是到了游戏里面他就成了荣耀的王者。

所以把这个问题弄明白后,我们就不是想办法把孩子从游戏里面拉出来,而是把游戏给予孩子的那些肯定、关注、赞美、及时的奖励,在生活里面就让孩子得到满足。

父母必读》杂志曾就“孩子们喜欢玩什么”这一主题做过调研,发现孩子们喜欢和真实的人在一起玩,喜欢和爸爸妈妈还有朋友一起玩,没有更好的玩伴时他们才会去玩游戏。

所以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种上庄稼压住草——我们不要去盯着草,也不要去用除草剂。除草剂会把草杀死,而抢手机也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相反,我们可以选择“种庄稼”,让孩子在真实生活里面慢慢地找到成就感、价值感,他就会觉得手机游戏没这么好玩,就可以按照你们的约定,该放下的时候放下,该停止的时候停止。



怎样防止孩子沉迷手机?

1. 确定家庭公约

家长给孩子电子产品之前千万要谨慎,而且一定要规定只能在公共空间使用,所以最好要定一个“三不”规定:要求手机不上饭桌、不进卧室、不进卫生间。其实,这些规定父母们更难做到,如果成年人能先做到这“三不”,做好表率,那孩子就不可能沉迷网络。

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三个节点:

其一,规定好手机所有权、使用权、使用时间限制和惩罚规则;其二,在生活当中规定“三不”,并且所有家庭成员须达成一致。孩子使用手机的场所一定是大人可以随时监控的公共空间,把这个关守好,把规矩立住,后面的很多烦恼都是可以避免的。

其三,当孩子玩手机玩得没完没了的时候,家长不应该过去抢他的手机,而是可以跟孩子聊几个问题:关于上网玩游戏的家庭公约,其内容规定了什么?为什么要制定这个公约?现在我们该做什么?

和孩子心平气和地进行交流,第一轮交流可能没有用,那就持续地保持温和坚定再来一轮。很多家长吃亏在态度不温和,情绪很高涨,界限又不坚定,孩子只要稍微一拉锯,家长就很快妥协:“好吧,让你玩,下次不许这样了”。长此以往,孩子就知道其实家长制定的边界是没有用的,就会更加肆无忌惮地不去理会家长。


2. 维系好家庭关系

手机管理的大前提是家长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是好的,孩子感受到你是爱他的,你们之间的交流和陪伴是充足的。

教育其实就在关系当中。你微笑,孩子认为你在教育他;你批评,孩子也觉得你在勉励他。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在教育自己,所以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孩子都会理解这些行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好。

但是如果亲子关系连结是断的,亲子之间没有信任,孩子对你的安全依恋不够,你的陪伴也不够,很多家长自己都做不到的事还要来要求孩子,那就麻烦了。你微笑,孩子说你装;你骂他,孩子说你凶;你鼓励他,孩子说你别骗我了;你批评他就说你在打压;你对他宽容,他觉得你拿他没办法;你对他严格一点,他觉得你冷漠无情。你怎么做都不是,你怎么做都难……

“悟道而谋术”,孩子玩手机也好,学习磨蹭也好,这都是可以用技巧去解决的。但关键是我们要回到儿童观、教育观、亲子关系上,思考自己在生活当中呈现给孩子的真实样子,用耐心、用爱心去种上“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