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青年教师的时候,年级领导就经常在会上强调:常规管理就是反复抓、抓反复的过程。那时,我还年轻,只是把它当做顺口溜来听。
现在我也当了学校领导,我也经常强调这句话。只不过,现在的我领会到了这话的内涵。
为什么要“反复抓”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肯定有这样的体会:有些纪律要求,我们必须进行反复强调,不仅要讲清纪律要求,还要讲清纪律背后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纪律要求在执行中不走样。有些学习习惯,我们要耐住性子慢慢培养,盯一周不行,那就盯两周···
反复抓,就是逐步细化、不断递进的意识。抓肯定比不抓好,抓两次肯定比抓一次好。通过反复抓,让班级管理工作由无序向有序演变,从低水平向高水平提升。
我的班级管理实践也证明:
只有反复抓,班级的纪律要求才能得到执行,各项班级常规事务才能落实;只有反复抓,才能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只有反复抓,才能让班干部管理班级时更高效;只有反复抓,才能让好的风气逐渐形成,才能打造班级的好学风和好班风。
“反复抓”是班级管理由量变到质变的必经之路,这是我们班主任应该有的管理共识。
为什么要“抓反复”
班主任一定要明白:对问题学生的纠偏不是一蹴而就的。抓反复就是为了解决反复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班主任一定有过这样的教育经历:班级当中的一些问题,通过我们的反复教育,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可过了一段时间,类似的问题又死灰复燃了。这种反复出现的问题,就得需要我们抓反复了。
我们总说:班级状态是在螺旋中上升的,抓反复就是实现螺旋式上升的必要手段。
在这个抓反复的过程,班主任一定要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再次出现?”“是人的问题,还是制度体系的问题?”“上次的解决方案是不是只治标没有治本?”“我们还要采取哪些措施,避免以后类似情况发生”···
这些问题,都需要班主任认真的思考。在抓反复的过程中,修正我们的管理思维,同时也提高我们的自身能力。
反复抓和抓反复,是一种工作方法。
反复抓,强调的是班主任的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意识;抓反复,强调的是班主任的工作魄力和管理耐心。
反复抓要有冲劲,抓反复要有韧性。
所以,我们要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提升自己的育人水平,还要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