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官员肯定是腐败分子,医生肯定会收病人红包,警察肯定欺压百姓,教师肯定是“上课不讲课后交钱补讲”,街上有人帮你肯定是骗子……当你不信任别人时,你真诚地对待别人同样被认为是“装”,是“有所图”。当整个社会都互不信任,弥漫着冷漠、充满了戾气时,还能指望校园是“桃花源”吗?
01最近,两则新闻同时戳痛了我的心——
一则题为《老师狂扇女学生五耳光,打疼多少人不堪回首的青春》
视频里,25秒内女生被连着扇了5个耳光。女老师嘴里不停地骂,频频说出脏话。这事发生在陕西省某中学的课堂上。事后,中学的校长向记者解释:因为女孩成绩下滑,又背了一个与学生身份不符的时尚包包,老师在教育时就有点“过于冲动”。
另一则的标题是《云南楚雄学生打破老师的头,击碎了多少教师的梦想》
从视频截图可以看到,男教师的头流着血,俯着身子,面前的课桌上已经有四五滴鲜血,头上的鲜血还在不断地流出。现场,班中的学生没有什么动静。这位男教师正在拨弄手机,似乎是在寻找某人的电话号码后要打电话。对老师扇学生耳光的新闻,好像评论的不多;对“学生打破老师的头”,舆论则再一次掀起谴责的高潮。
如果我们将这段“老师掌掴女生”的视频无限放大,认为所有或至少多数老师都是这样的,显然是不公平的,毕竟课堂上扇学生耳光的老师还是个别的;同样,如果我们因为云南这位老师“被学生打破头”,而认为现在每一位老师都面临生命危险,教育是无限高危的职业,也是片面的,毕竟校园出现类似恶性事件的概率不能算是常态。
其实,就新闻规范而言,关于“学生打破老师的头”这段“视频”有许多信息缺失——时间、地点(哪个学校?)、起因、经过等等细节都没有。只有一个结果,就是老师的头在滴血。更关键的是,虽然这条新闻在网上流传时一直说是“视频”,但不少评论文章所附的只是“视频截图”。
我反复看了这张截图,画面上还真看不出他被学生所袭的信息。后来,终于看到视频了,但只有39秒钟,这个视频和那截图一样,看不出任何学生打老师的痕迹。这也是我迟迟没有撰文评论的原因,我在等待——我希望“让新闻飞一会儿”后,真相能够浮出水面。
02但真相依然没有到来。
有人说,可能是这位老师在管教顽劣学生时,遭到学生暴力袭击。这种推测虽然主观,但空穴来风并非无因。
我想到去年湖南沅江三中的鲍老师居然被自己的学生所杀,那么“学生打破老师的头”,虽然“奇葩”,但在当今中国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毕竟这只是推测。所以,我特别希望云南楚雄公安局介入此事,认真调查,并给公众一个真相。如果真是学生打破了老师的头,必须根据有关法规予以最严厉的处理。同时,我还是坚持我原来那个观点,尽管未成年人犯法会免于或减轻刑事处分,但其家长应该受到一定的追究——虽然不是法律追究,但可以是行政处理。不负责任的父母应该也必须为自己的家教不严酿成恶果而付出代价。
当然,如果最后的调查结果显示,所谓的“学生打破老师的头”为假新闻,那我收回我上面的“希望”——说实话,我特别希望这是条假新闻,因为我不希望视频截图上那位男老师真的被学生打破了头。
但是,就算这条新闻是假新闻,类似内容的真新闻却并不少见。近年来,教师被学生所辱、所打、所杀的真新闻,也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每次类似事件发生后,人们的愤怒都如火山爆发:“师道不存”“尊严扫地”“教师已经失去了最起码的做人的权利”“连生命都不保了,谁还敢当老师”……
作为教师,读到这些宣泄,我很解气,但我知道这没有用——是的,再多的愤怒都没用!孤立地看每一起师生关系的恶性事件,我们都可以谴责,可以悲愤,可以寒心;但过后呢?过不了多久,相似的悲剧再次发生,我们又重复谴责,重复悲愤,重复寒心……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此刻,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鲁迅先生当年在《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句子。
03无论是体罚学生,还是殴打教师,的确都是个别的极端事件,但这种“极端事件”的土壤是什么?
正是教育过程越来越缺乏人情味以及师生之间越来越冷漠的现实,而这种“现实”恐怕就不是个别的存在了。如果师生关系不回归人性、人道和人情,上面所说的那种“极端事件”随时都可能再次发生。
有人说,这都是社会不尊重教师的风气所造成的。这话当然不错,但没说到关键。试问,“社会不尊重”的仅仅是教师吗?医生呢,警察呢,以及许多行业的劳动者,难道就被“社会”尊重了吗?这个“社会”不是抽象的,不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吗?说到底,人人都感到不被尊重,同时人人都不尊重他人——这就是我们所生存土壤。
因此,如果把视野扩大,从校园推及社会,我们就会发现,教育有问题,但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离开了社会谈教育,教育的问题永远得不到根本性解决。
所以,从根本上说,产生师生关系“极端事件”更广阔更深厚的土壤是社会。当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医患之间、警民之间、干群之间……都很冷漠而且互不信任时,不改变全体国民缺乏温度的人际关系,单单期待校园师生关系的和谐,恐怕是一厢情愿的天真。
前天,一个朋友在微信群里转发了一段文字,全文如下——
一个陌生男人走到一个8岁女孩的身边,他说:“你妈妈有事让我来接你。”女孩说:“好啊!密码是什么?”男人愕然,只好灰溜溜地走了。原来,女孩的妈妈会跟她约定一个密码,当妈妈有事不能来接她时,就会让那个来接她的人说出密码,女孩才可以跟他走。聪明的方法,值得推广。转给各位当爹当妈的人——让孩子更安全,坏人更无机可乘,有群都发一下,举手之劳,功德无量!
这当然是防止孩子被骗的好办法。虽然知道这种做法很无奈,毕竟拐骗儿童的事件经常发生,有了这些小技巧可能就会让一些儿童获得安全,但我看了后心里很难受: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人人自危,处处设防,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互相提防?我们对任何陌生人都“有罪推定”,先假设为坏人。城市居民楼家家的阳台都安装防护铁栏,把自己装在铁笼子里,以防范外面世界的侵犯。我们潜意识里,所有陌生人都是骗子、土匪、强盗!
04不得不拿国外做比较。
在许多发达国家的服务窗口前,总是享受着工作人员亲切的微笑和周到的服务;但在国内,在本来也应该有笑脸的窗口,却处处都是一张张冷漠的面孔和不耐烦的语气,只要能够办成事,我们就感恩戴德、谢天谢地了,哪敢奢望笑脸?还是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晨练,还是散步,迎面过来的老外,往往会给你一个微笑:“哈罗!”可在国内,哪怕是邻居之间也互不相识,电梯相逢也互不搭理。如果你给陌生人一个微笑,别人怎么看也觉得你不正常,或者“病得不轻”。
官员肯定是腐败分子,医生肯定会收病人红包,警察肯定欺压百姓,教师肯定是“上课不讲课后交钱补讲”,街上有人帮你肯定是骗子……当你不信任别人时,你真诚地对待别人同样被认为是“装”,是“有所图”。
于是,不但互不相信,而且一触即发。1984年我第一次去北京天安门广场,还能走上人民英雄纪念碑最高的台阶,拍了一张仰望纪念碑向先烈致敬的照片。2012年我再去北京,想去人民英雄纪念碑看看,可警察根本不许我进入广场,我非常理解非常配合地走开了,因为我知道我在警察眼中“有可能是坏人”或者说“万一是坏人呢”,虽然并没有任何依据。如此社会风气,哪怕国家的经济、科技、军事世界第一,国民个个开豪车住别墅,我们都毫无幸福感可言!
搞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随时都那么警觉,那么烦躁,那么愤怒,那么时时小心、处处提防,那么“气不打从一处来”,那么“老子今天就豁出去了”?许多陌生人之间本来并不认识,彼此却往往有着说不出原因且积蓄已久的仇恨,就差一个引燃的导火索了。不少普通老百姓生怕出事,同时又莫名地盼着别人出事——如果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隔三差五不“出点事”即“闹出点动静”,或者用一个比较规范的表述,叫“重大社会新闻”——大家就觉得生活无聊无趣。不是吗?
05当整个社会都互不信任,弥漫着冷漠、充满了戾气时,还能指望校园是“桃花源”吗?既然不是“桃花源”,师生之间时不时发生“暴力事件”——或教师体罚学生,或学生袭击教师,不是很“正常”吗?
在这里,所谓“正常”,之所以加上引号,就说明其实是不正常。我们都愿意改变——不,不只是作为普通百姓的“我们”希望改变,还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更希望改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我不认为这是公文套话。
中央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涵通过定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准确地表达了出来,其中“民主”“和谐”“文明”指的正是政治制度的建设和社会风气的改善,而这一目标“奋斗”的结果,正是让中国的每一位公民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公正、信任、真诚、热情、透明、单纯……
但改造社会土壤绝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我特别不赞成把一切都推给“体制”,须知“有几流的人民就有几流的政府”。一个国家走向文明进步,一方面当然要靠制度建设——这非常重要,但不是唯一的;另一方面还要靠每一个国民的觉醒和做好自己。
从善待自己周围的每一个人开始,从给别人送去举手之劳的温暖开始,从不对任何人毫无依据地“有罪推定”开始,从向迎面而来的陌生人点头微笑开始……哪怕我们曾经被骗,也不因此而怀疑所有人;哪怕我们曾经遭受不公,也不把心里的怨恨转移给其他无辜的人。每一个人都尽量成为“太阳”,这个社会的阴影必然越来越少,“文明”“和谐”的阳光就必然会照进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社会的进步,国家的进步,乃至人类的进步,都是从我们每一个人开始的。